星降文库 理论探讨
运有早迟浅释,论离火运何以不能提前进气
其实讨论离火运是不是提早进气,先要认同离火运本身存在。笔者对三元九运的看法比较明确,不是一种合理的运气模型,具体另文阐述。这里所说的是,即便采信离火运的说法,认同九紫离火运将从2024甲辰年开始,也不可能在癸卯年末提前来到。
行运有早迟,这个运是指流年或流月的时令气运。流日、流时也有行运和早迟,但能准确关注的极少,除非证券市场,其它场合很少有需要、有能力关注到以时、分为单位的起伏变化。现实中,小时行运过于细微,流日适于有五行基础者日常调整使用,可以稍作前后趋避,流年及流月运气,是运气学说为平人断事提供指导的主要层级。
所谓行运,不是一种力量给予天下苍生同样的变化和反应,而是天下同时感受到某一种能量倾向,不同主体各自作出自己的反应。天人合一,有人合,有人不合,能与天相合(主动甚至被动感知)的人被称为有灵性,其实是一种自然的使用,具有接近的频率易于相感。
因此行运是与主体的能量密切相关的。同一阳光普照下,不同地域、不同植物种类、不同个体各作出不同的反应,本身健壮者更有能力奋力向上,柔弱者可能虽有阳光也无力靠近。行运也如是,金水运中转向木火,是与久旱逢甘霖同样令人企盼,但行运的效果是与个体自身作出调整的能力相匹配的。如果本身火土的能力较好,本月的木气可较多表现为动能,推动自身向上,而自身金气蓄积较多木气受迫者,虽然遇到木运,也不能有太大改变,土弱者反而会感受到压力。行运能体现的效果强弱,大体与当运主五行在个体中原有的该五行能量正相关,吉凶则取决于具体喜忌。
而行运早迟,是时间上相邻的两种主运五行之间的互相挤压。两种物质或气场相接,便自然而然有压力,有挤迫,强大者有能力扩张和主宰,弱小者退让,虽然五行能量还不能得到物理机制的解释支持,但以常理推想,此种机制合乎自然之理。
所以行运提前或推后自有一定规律,运气早到,表明将要行运的当运五行强大,而迟到为将来的当运五行弱小。此处的五行强大和弱小是指主体当前状态结合时运所能达到的各五行禀气。外部时运中的五行能量都是等同的,如一小时必定在表盘上转过三十度,是年、月、日各级当运五行间各种生克,有的合力,有的互相拮抗,使得最终的行运主能量有强弱区别。而前后当运五行相克时,比较容易体现行运早迟,因为相生扶的五行禀气一般接近,相克的五行间更可能一强一弱有较大差异。2023年7月己未,看上去己未都为强土,实则己是纯粹的土,未与年上卯木半合为木,实际行运是土气当运转木气当运,7月下半月天气和经济都可以感受到存在较大波动。
现实中行运早迟最明显的是月运,可以明显观察到数日间的偏差。癸卯年壬戌月是近年内少有的土气伸张的月份,因卯戌合火生土,土受生而无克抑,力度强大,2023年9月底开始的亚运会盛事更让人们对中国经济文化投以超量的关注。天人结合,当时的壬戌月运气的确提早了很多。
交月前后,流月运气与流日运气交织作用,流日可以直接影响月运至与不至的表现,比如月运甲乙,如果流日连日都是丙申丁酉戊戌,除同样较为和暖外,将观察不到木气的其他典型特征。而如果节气前几天的日运是甲戌乙亥丙子,就可以感受到木气萌动,易认为时气早至,其实只是流日的正常表现。观察月运早迟,不应以一个现象、一种指标作论断,须从不同维度独立观察,综合判断。比如癸亥月,当金融动荡与网络故障、甚至身边的电子设备问题、平日早醒增加等属于水木的问题多点同时发生,才能确认真正反映了水气太过、月运早至。
月运在交运前后三天内体现变化均属合理,五天以上的偏差论迟早才有意义,但十天以上较少,更不可能超过半个月。
与通常的认知不同,年运也不是一交立春所有的事都产生突变,吉顺的流年不是不过立春就提高一个档次,否逆的流年也不是一过立春就诸祸百端。年运之变,直接有变化的是运气中所行的那部分,即行运能量,具体的变化效果在逐月、逐日的潜移默化中发生。巨变式的情况有,但是是特定日期年、月、日共振的结果,如果没有有力的月运配合,仅凭年干支的力量并不能产生足够吉凶,或不会产生持续的影响。
至于九紫离火运,为什么不可能提前,是因为前面提到的一个简单知识点——运气早至或迟至是以前后五行的能量旺衰有较大差异为前提的(在行运中与物理学的物体热胀冷缩同样自然和必然)。癸卯年转甲辰年,木气持续处于高能状态,卯转甲基本没有五行能量的明显变化,同类同质,卯木无力令甲木延后,甲木也无力迫得卯木提前。
即便按九运的说法,2024年是从土运转火运,火土能量的巨大差异也不存在。眼下的时气,火土两者都不旺,如果火一直持续一定旺度,当运的土根本弱不了,2023年前的土运内房地产和建筑业也就不可能衰败到无法动弹了。没有能量差异,行运提前就无从谈起。
2025.04.26
三月 廿九
乙巳 庚辰 乙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