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支历浅释

2022-01-05

干支历浅释

干支历是运气学说的基础。“础”的本义是柱子下的基石,为建筑的稳定承重提供基本而坚实的支持。干支历的地位就是这样一种朴实而真切的基础。没有任何花巧的概念,也没有玄奥之处。了解干支历,只要知悉几个简单的知识点。

历法

干支历属于太阳历的一种,即将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长度定为一年,称为一回归年,根据公转中所处的轨道位置,或地球上阳光直射点的周期性变化制定历法。干支历与公历一样,一年分为十二个月,以节气时点对各月进行划分。

二十四节气是对一年中阳光直射点对地面投射的往返运动作等分的时点,古人基于黄河北岸的位置用立杆(土圭)测定日影长度,白昼最长的日期为夏至(6月23日左右),表示阳气已极,最短的日期为冬至(12月22日左右),即阴气已极,二至之间进行均分,得到的时点为春分和秋分,各是春秋二季的中点,进而推出其余节气。如此将一年时长均分为二十四等分,用以表达节令和物候的变化规律,上观天象,下务农事。二十四节气平均分布于各月,每月初的节气称为节,下旬的节气称为中气,或简称气。

干支历中,日时处理与农历相同,一日十二时辰,子时(23:00开始)为一日之始。

干支历的年、月分界依节气而定。天时运行到一个节气,即交节,就开启了一个新的月份。这可以视为干支历的基本纲领。
  节气的时、分、秒都有精确的时分,不必(甚至不可能)是准确的0:00,因此节气当日,交节时分前的月干支都采用前一月。

冬至一阳生,可以理解为阴阳气数上的一个新周期开始,但干支历的一年是从立春开始的,第一个月月建(月支)为寅。这使得一年四季十二支严格遵循木火金水的顺序进行轮转。
  这种交年法不但与公历不同,与农历也大相径庭。某些术数相关的书籍有“正月建寅…”的说法,严格来说是有问题的。正月(一月)至腊月(十二月)都是农历的说法,农历几月与干支历中的月干支不具有任何相关性,如一年中包含闰月,更与干支排布完全无法对应。
  生肖是中华大地上广泛流传的概念,基本理念即来自于干支历的年支。民间往往以农历新年来区别生肖,正月初一视为新的生肖,其实也有所讹误,准确的命理排四柱就是干支历的排法。

干支

干支历的突出特征是以历法配干支。
  十干与十二支结合形成六十甲子,各有其五行属性。六十甲子只是一种静态的组合,其循环往复,正是通过干支历来实现动态运行的意义。干支历将每年、月、日、时都配以一个对应的干支,逐一递进,周而复始。在易学术数中,这些干支代表了特定时间的天运,与推算对象的固有五行禀气相作用,形成一定的吉凶征兆或结果。没有干支历的存在,运气学说并不能建立稳定、可追溯、可复盘的推算逻辑。
  反过来,干支历也是干支这一概念存在的最大应用领域,除了在干支历和运气学说中的作用,六十甲子在易学术数中成系统的理论和运算逻辑并不多。

干支历的推算非常简单,从万年历(本站万年历工具)或其它软件查询应手可得。不过实际应用中,熟记以年遁月和以日遁时的心法更重要。
  以年遁月是指,每一个固定的干支年份,其下12个月所行的干支序列是固定的。实际一个年份内所行的月干支序列只有5种,凡甲己年都是丙寅至乙丑,对应甲子序数3-14,乙庚年都是戊寅至丁丑,对应序数15-26,依此类推。以日遁时也类似,只是从子时开始,甲己日的十二时辰就是甲子至乙亥,诸如此类。这一属性看性呆板、不起眼,以其兼具动态变化与确定性,深入挖掘却可以发现重要意义。

甲己 乙庚 丙辛 丁壬 戊癸
甲子 丙子 戊子 庚子 壬子
乙丑 丁丑 己丑 辛丑 癸丑
丙寅 戊寅 庚寅 壬寅 甲寅
丁卯 己卯 辛卯 癸卯 乙卯
戊辰 庚辰 壬辰 甲辰 丙辰
己巳 辛巳 癸巳 乙巳 丁巳
庚午 壬午 甲午 丙午 戊午
辛未 癸未 乙未 丁未 己未
壬申 甲申 丙申 戊申 庚申
癸酉 乙酉 丁酉 己酉 辛酉
甲戌 丙戌 戊戌 庚戌 壬戌
乙亥 丁亥 己亥 辛亥 癸亥

如将五行引入日常生活,经常遇到的场景,往往不是查得一个具体时点的所有干支,而是从当前年(日)出发,前/后推若干步达到另一年(日),进而心算那一年/日下的全部或某个月/时干支,为比较吉凶,很可能需要连续看两三年(日)。遁法是小学生背九九乘法表一样简单的筑基功夫,初时须作少许推算,久之自然一望便知。

欢迎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