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求真系列|五运六气算法探源

2019-08-17

学习中医,如同行走在西天求经的路上,虽然心知远方就是光明彼岸,沿途也遍是风景,但一路充满困惑与茫然。无数次迷失,环顾四方都是同样的风沙拂面,若干种似有理又无理的说法包裹左右,非把自己化为圣人亲自求真探源,找不到出口和方向。

久仰五运六气之名,而始终不知就里,心向往之。
  相信不只是笔者这样的中医爱好者,中医院的坐堂医师能用五运六气的已然极少,而不承认五运六气辅助治病可能神验的又不多。
  简单说来,五运六气是内经中的一种运气学说,把一年分割为五段,称为五运,又分为六个区间,称为六气,每个时点都有所在的运和气,且各分主客,互相作用,使一年间呈现出波段变化,对应从天象到人身的不同变化。一年内的变化规律是五运六气的主要内容,也有对不同年份间变化的一定探讨。但五运六气对医学的基础作用主要在六气上,因为中医对脏腑的观察和诊治主要是对应在六气上来观察的,十二正经的名称即直接引用六气的三阴三阳,如厥阴肝经等。

术数都要先排盘,五运六气的盘面是每年的交司表,比较简单。
  任应秋是中医大家,笔者先从《任应秋运气学说六讲》入门,认真拜读一番,自觉五运六气如何排算已经了然如胸。以WEB后端开发的功底,一天内写成算法,做成工具发布到网站上请同好测试。PDF后附有六十页交司表,发布前是以本年(己亥年)的交司表核对无误的。

不久经人介绍在微信读书上看到柳少逸先生的《五运六气三十二讲》,其内容翔实,深入浅出。又一番认真拜读。看到章节中对各年交司情况作了详细的文字说明,便诚恳地想以柳先生书对自己的排算工具进行检验,本意是验证自己的算法。不料核对下来大惊,两书中显示的客气六气竟完全不同。

《任应秋运气学说六讲》原书表格

而《五运六气三十二讲》里对己亥年是这样排的:
  柳少逸先生所说己亥年六气

两书从初气到终气没有任何相同之处。

无奈向《内经》原文求解。无论今人如何解释,也无论五运六气是否王冰托伪,《内经》是唯一的原始记录,经文记载是不能错的。

在内经中看到下面两段经文,如平地立见清泉,一番芧塞顿开,迷雾消散:

“岐伯曰:所谓上下者,岁上下见阴阳之所在也。左右者,诸上见厥阴,左少阴,右太阳,见少阴,左太阴,右厥阴,见太阴,左少阳,右少阴,见少阳,左阳明,右太阴,见阳明,左太阳,右少阳,见太阳,左厥阴,右阳明。所谓面北而命其位,言其见也。”

阴阳左右上下的原理且不论。这里对各气司天时左间、右间应是何气说得非常明白。如“上见厥阴”就是“厥阳司天”。“面北而命其位”,暂不是太理解。

“帝曰:何谓下?岐伯曰:厥阴在上,则少阳在下,左阳明,右太阴,少阴在上,则阳明在下,左太阳,右少阳,太阴在上,则太阳在下,左厥阴,右阳明,少阳在上,则厥阴在下,左少阴,右太阳,阳明在上,则少阴在下,左太阴,右厥阴,太阳在上,则太阴在下,左少阳,右少阴。所谓面南而命其位,言其见也。”

这段说明的是司天与在泉的关系,及在泉的左右间气,如厥阴司天,相应地必然是少阳在泉,六气就是三阴三阳的对立。“左右”两字略费解,结合“面南而命其位”来想,也就明白了。平面的圆周图上天在上,在北,地在下,在南,“面北”是正面向上向北来定左右。“面南”是正面向下向南来定左右,所以天左间与地左间保持180度的正对,天右间与地右间正对,全部六气保持旋转对称。其实天和地的间气排法也是一致的,厥阴无论在天、在地,都是左少阴,右太阳。

厥阴司天是指巳、亥年,12年以这种方式分为六种不同气数司天的年份,内经都有类似的条文详细列明各位置。列出来可以看到,六气就是这样在天庭中不停轮转运行,始终按照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的顺序,每年推进一位,不会间断或错乱。
  任应秋先生书中有图,六个圆标明了不同气司天时所形成的六种位置,与这个顺序是相符的。

另一个主要的差异,任应秋书里的交司表以司天为初之气,在泉为四之气(即下半年开始),柳少逸书中是司天为三气,在泉为终气。
  不过翻到任应秋先生的对应章节,文字表述却是一致的,同样提到提前两步六气开始交年。

至此,问题已经了然,两书主要是交司表中六气排列顺序不同,如把地左间、天右间、司天、天左间、地右间、在泉分别标为123456,任应秋书中交司表初气到终气的顺序却是324651,60年交司表都是这种排法。按这个顺序调整后,就没有差异了。
  排算通过了确认,笔者马上对五运六气排盘工具中的算法修改校正。不是什么大问题,不多时就改完了,马上上传更新。

两位大家的学说应该是没有根本矛盾的,只是任立秋先生书中的交司表质量委实令人不解,60年交司表都错,如不细心考证,可能会一直算错,毕竟习惯用工具替代思考的懒人是多数。不免有些代大师难过。
  很多人希望中医成为科学,但中医发展中正是缺乏科学的严谨的精神,使得基础知识理解和传播中随处可见这样错误。中医相关的工作者们应深以为戒。

欢迎评点